Login

《仲夏繽紛銅樂會》后庄國小管樂成果發表音樂會

  • 10years
  • 只要用FB或是Google帳號登入,就可以在留言版上留言。
  • 2017/06/06 15:00:35
  • 10years
  • 留個言給今天的表演者,表達您對她/他的支持吧!
  • 2017/06/06 15:00:35
  1. 觀看影片 長笛重奏 Proud of You 陳光榮

  2. 觀看影片 豎笛重奏 霍爾的移動城堡 久石讓

  3. 觀看影片 薩克斯風重奏 1. 向星星許願 Leigh Harline

  4. 觀看影片 薩克斯風重奏 2. 小小世界 Richard M.Sherman及Robert B.Sherman

  5. 觀看影片 小號重奏 1. 騎兵進行曲 約翰.威廉斯 改編:邁克爾.斯多里

  6. 觀看影片 小號重奏 2. Star war  約翰.威廉斯 改編:邁克爾.斯多里

  7. 觀看影片 法國號重奏 波妞 久石讓

  8. 觀看影片 長號重奏 Trombumba G. W. Lotzenhiser

  9. 觀看影片 上低號重奏 Fanfare-Rondeau Jean-Joseph Mouret

  10. 觀看影片 打擊重奏 銀河鐵道 武川行秀

  11. 觀看影片 蕭上桐小號獨奏 Andante et Allegretto Guillaume Balay

    此曲分為兩樂段:慢板12/8拍f小調以及快板2/4拍降A大調不間斷之兩個樂章。慢板樂段透過小號和鋼琴彼此的對話,織度與張力愈來愈緊密,逐漸醞釀高潮的情緒,隨後回復平靜。快板部分樂曲轉趨輕盈,使樂曲呈現活潑的氣氛,亦考驗著演奏者在快速音群技巧以及音樂性,最後以華麗的快速六連音進入樂曲尾聲。

  12. 觀看影片 王芊文豎笛獨奏 contest piece Henri Rabaut

    Henri Rabaud (1873-1949)為法國作曲家和指揮家。

    這首曲子是1901年為了學校比賽而創作的,全曲分為四段,第一段為較自由速度的獨奏樂段,展顯了豎笛的艱深技巧,第二段是極慢的慢板,可以展現獨奏者的音樂性,第三段是快板,富有東方色彩,最終樂段是較輕快的三連音、半音階、分解和弦所交織的段落,利用較多的快速16分音符做完美的結束。

  13. 觀看影片 Power Rock Michael Sweeney

    Henri Rabaud (1873-1949)為法國作曲家和指揮家。

    這首曲子是1901年為了學校比賽而創作的,全曲分為四段,第一段為較自由速度的獨奏樂段,展顯了豎笛的艱深技巧,第二段是極慢的慢板,可以展現獨奏者的音樂性,第三段是快板,富有東方色彩,最終樂段是較輕快的三連音、半音階、分解和弦所交織的段落,利用較多的快速16分音符做完美的結束。

  14. 觀看影片 Radetzky By Johann Straruss Arr. By Victor Lopez

    Henri Rabaud (1873-1949)為法國作曲家和指揮家。

    這首曲子是1901年為了學校比賽而創作的,全曲分為四段,第一段為較自由速度的獨奏樂段,展顯了豎笛的艱深技巧,第二段是極慢的慢板,可以展現獨奏者的音樂性,第三段是快板,富有東方色彩,最終樂段是較輕快的三連音、半音階、分解和弦所交織的段落,利用較多的快速16分音符做完美的結束。

  15. 觀看影片 When the saints go Arr. By John O'Reilly and Mark Willams

    『聖徒前進』,通常簡稱為『聖徒』(The Saints),是美國的福音讚美詩。 雖然它起源於基督教的讚美詩,但卻經常由爵士樂隊演奏。這首曲子最知名的錄音版本是1938年5月13日由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與他的樂團所錄製的。

  16. 觀看影片 Mamma mia By Sting Anderson & Bjorn Ulvaeus / Arr.by Mike Story

    是一部由英國劇作家凱瑟琳·約翰遜(Catherine Johnson)創作的音樂劇,音樂劇的名稱來自於ABBA樂團1975年年度排行榜冠軍的同名單曲。1999年由英國女導演 菲利達·勞埃德 執導,劇中包含了ABBA樂隊多首成名曲目包括:超級馬戲團員《Super Trouper》、舞后《Dancing Queen》、感謝你賜我音樂《Thank You for the Music》、勝者為王《The Winner Takes It All》以及求救信號《SOS》。全球累計已超過2千萬人欣賞。
    "Mamma Mia"為義大利語,本意是 「我的媽媽」,用於驚嘆,相當於漢語「我的媽呀!」,表示驚訝、悲傷、興奮等情感。

  17. 觀看影片 南風進行曲 作曲:渡口公康

    本曲為2011年日本吹奏樂聯盟大賽指定曲之一,構想來自於「捎來春天氣息的微風」,曲調優美清新,宛如春天溫暖徐徐的清風,將了無生機的寒冬吹拂而去,帶來了無限的新希望。

  18. 觀看影片 切分時鐘 (The Syncopated Clock) 作曲:勒萊‧安德森 (Leroy Anderson)

    「切分時鐘」為勒萊‧安德森於1945年所創作之管弦樂曲,靈感來自於欲創作出不同於隨處可見的普通時鐘,描寫以切分音節奏刻劃特別的時鐘,表展現獨特的滑稽與幽默。一開始就由木魚敲出時鐘之規律的滴答聲,但到了第4小節出現切分音,打亂了正常的拍子。除樂曲中段外,木魚持續出現於整曲,統一了全曲動機。中段插入了鬧鐘(三角鐵)樂段。最後時鐘壞掉音樂停止,還會聽到發條鬆懈的「咻」的聲音,展現了安德森的幽默感。

  19. 觀看影片 沙克爾福海岸—野馬傳說 ( Shackelford banks --Tale of Wild Mustangs) 作曲:Jay Bocook

    本曲為105學年度小學組指定曲之一。 以北卡羅來納州海岸無人居住的海島命名,此地至今仍是野馬漫遊之地。一開始長笛優美而寧靜的旋律作為序奏,但曲風立即倏忽轉入小號明亮而富節奏性之旋律。在整首曲子中兩個相對立的主題交錯穿插,讓曲子充滿了豐富多元的色彩。

  20. 觀看影片 阿拉丁組曲 (Aladdin) 編曲:邁克爾.斯威尼 (Michael Sweeney)

    本曲選自迪士尼卡通音樂其中的三首組合而成,分別為「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s)、「像我這樣的朋友」 (Friend Like Me)、「嶄新的世界」(A Whole New Word!) 「阿拉伯之夜」充滿中東的神祕色彩,讓人聯想和波斯市場相似的風格;「像我這樣的朋友」中強烈的切分節奏和打擊精采的表現;「嶄新的世界」在小號溫柔而抒情的solo開展了優美的旋律,最後在溫暖而光明燦爛的漸慢中再現主題結束。

  21. 觀看影片 進入暴風圈 (Into the storm) 作曲:羅伯特.史密斯 (Robert W. Smith)

    此曲為本次后庄國小105年度全國音樂比賽之自選曲。在四小節的序奏後,風鈴安靜地滑奏後由大鼓、吊鈸以及定音鼓的漸強震音後音樂進入狂風暴雨,疾速而緊湊;中段在短笛以及低音豎笛的solo後揭開序幕,音樂轉為而柔和帶有莊嚴意涵,象徵短暫的寧靜。末段又回第一段,打擊有精彩的演出,伴隨銅管的狂飆高潮中結束全曲。

  22. 觀看影片 快速音樂會 (Instant Concert) 作曲:哈羅德.沃爾特斯 (Harold Walters)

    此曲為串聯多首知名的管絃樂曲、民謠、歌劇、芭蕾舞曲片段,除融合多首樂曲之精華樂段,各片段平均大約四到八個小節左右,除了展現編曲家的創意外,在演奏上對樂團亦是一大挑戰,在短時間之內要能迅速切換音樂風格,對年紀較小的團員是一大挑戰; 對團員及聽眾來說,本曲亦是介紹古典管絃樂名曲的佳曲。

  23. 觀看影片 安可 (Encore)

回上一層節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