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冬至酒一盞,秋風吹油彩》交清聯合國樂社期末成發

    1. 《框外的油彩》朱雲嵩 曲

      此曲是為緬懷美術巨擘陳澄波先生120年的誕辰,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特邀音樂人鄭翠蘋製作「北回歸線下的油彩─陳澄波畫作與音樂的對話」音樂會,
      由陳澄波先生之畫作為出發點,共有九首委託創作曲,框外的油彩為其中一首。
      作曲家:「陳澄波用他的生命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都該是藝術。」
      陳澄波於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曾在〈台灣藝術雜誌〉中如此寫道:
      「我是油彩,我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是何時被人搬進工廠裡的,但是經過許多女工的清洗與處理,我
      便漸漸地像起一塊原料了……。」陳澄波先生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
      「藝術」應當是生命經驗與深度的投射,而其價值與哲思必將外顯於藝術家的一生所為。
      本曲以「框外的油彩」為名,即是希望將觀察理解的範圍,由遺留下的具體「框」內畫作,
      拓展至畫框之外,拓展至那些他用一生來燃燒、以生命來追尋的價值與意義。
      音樂的創作與演奏也是一種追尋的過程,音樂是忠實反映一個人的個性與氣質的明鏡,
      不只是演奏技術、聲音表現或是樂曲形式上的精進,也要對於音樂所蘊含的情感、思想內容反省,
      藉以培養出傾聽以及關懷的能力,除了讓自己個人的經驗層次和價值觀更加深化、豐富外,也能為這個世界帶來更正向的影響。

    2. 《中華風》Wang,I-Yu 曲

      這首曲子於2016年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創作,也分為三段,全曲旋律皆以五聲音階譜寫而成。
      第一段快版為示現部展現輕快高昂的主題,第二段為優美的慢版,第三段為快版接近急版的再現部。
      這首曲子有王乙聿先生鮮明的風格:胡琴的16分音符
      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
      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
      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
      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e04
      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c8

    3. 《秋》盧亮輝 曲

      作曲家於1979到1984年間陸續完成四首《四季》為主題的組曲,秋完成於1982年,有別於其它三首,
      此曲之情感主題為悲傷憂鬱,以小調及慢板為主軸來表達情感。
      全曲分為三段:(一) 秋風瑟瑟、(二) 秋之歌、(三) 往事回味;
      第一段為慢板,營造出憂鬱孤冷的情境,以特殊音響與全音階加深蕭瑟的印象的描寫,
      進入第二段,首先演奏傾訴哀傷的旋律,接著進入稍微活躍地小快板再將主題發展,情感上更為激烈糾結,
      最後第三段再回到慢板主題再現,情感表現上進入灰黯絕望的境地,最後音樂在孤寂中飄泊、結束。

    4. 《酒歌》盧亮輝 曲

      作於1978年,又名「彝族酒歌」,樂曲採用彝族民間音調素材描寫彝族青年在月下飲酒歡舞的情景。
      第一段主題以各種變奏形成反覆再現,生動表現了豪放熱烈的舞蹈場面;
      中段以獨特的6/4,5/4節拍為特點,音樂舒展而深情,帶有濃郁的邊塞的風格;
      第三段再現第一段的主題,情緒越來越熱烈,最後在激情的狂舞中結束。

    5. 《美麗的鳳尾竹》楊春林 曲

      在東方的西南邊陲有一塊美麗的地方,那就是聞名遐邇的西雙版納。那裡有茂密的森林、甘甜的泉水、漂亮的孔雀、熱情的傣族--和我們這首樂曲要描述的美麗的鳳尾竹(以其葉形似鳳尾而得名)。樂曲開始的引子用最具代表性的巴烏作為主奏樂器,它那獨特的音色頃刻間將人們帶到了那塊奇異的地方。第一段是優美恬靜的中板,中段的調性採用了第一段音樂的同主音小調,並採用了三拍子的節奏,使得音樂稍加活潑,在一個短短的過渡後,音樂情緒逐漸高漲,節奏變得歡快,最後在熱烈地氣氛中結束全曲。

    6. 《葡萄熟了》周維 曲

      此曲由二胡演奏家周維在80年代初創作,生動地描繪了新疆地區的人民在葡萄收穫季節載歌載舞的動人場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作品結構嚴謹,風格濃郁獨特,節奏明快爽朗,情緒熱烈奔放,是不可多得的表現少數民族音樂風格特征的精品。
      樂曲的第一段,極具特色的節奏貫穿始終,歡樂的氣氛中透露出俏皮與幽默。第二部分為中板,該部分旋律流暢而抒情,是人們對幸福生活深情的歌唱。第三部分展現了氣氛更加熱烈的歌舞場面,節奏緊湊,一氣呵成,生動地表現了人們歡慶豐收的熱烈情景。

    7. 《丟丟與他的銅仔》吳宗憲 曲

      丟丟與他的銅仔源自於宜蘭地方民謠【丟丟銅仔】,原曲由音樂家呂泉生先生採譜。幾句簡單的歌詞,搭配輕快的本土口頭語辭,描寫火車一路「咻咻、砰砰」來到山洞,融合岩縫中不斷落下來「滴滴、咚咚」的水聲,自然、生動地譜成和諧的樂音。
      「丟丟銅仔」的產生源由和起源地眾說紛紜。本曲即是編曲者吳宗憲化用其中一個歌謠由來譜出的一段小故事:
      丟丟是出生在宜蘭的一個孤兒,而那些銅仔則是當時他被棄養時用紅線圈在他脖子上的。丟丟是個貪玩的小孩,尤其喜歡丟擲那些銅錢,金屬間互相碰撞以及銅錢四處飛散的快感!只是夜深人靜時,他會有些思念他那從未謀面的父母。

    8. 《如來藏》 劉文金 曲

      二胡套曲《如來夢》,是劉文金根據台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愚溪的文學巨著《袍修羅蘭》中主要人物,及其所分別代表或象徵的天然屬性譜寫而成。套曲包含八首風格多樣且相互獨立的二胡作品。按佛學哲理及其宇宙觀,「地、水、火、風、空、見、識」等七種物質與精神領域的現象,構成大千天然世界萬物賴以生存的基本因素,而「如來藏」象徵佛門終極的真、善、美。

    9. 《聖誕組曲》黎俊平 曲

      此曲由黎俊平老師編曲,融合了與聖誕節相關的三首歌謠,充滿了冬日節慶的氛圍。膾炙人口的旋律搭配上簡潔的編制,不管是平靜安詳的旋律或是富律動感的輕快節奏,都能讓人立刻感受到聖誕節的溫馨與祝福。

    國立交通大學國樂社成立於民國57年(西元1968年),由交大電工61級談駿逸學長擔任創社社長,和諸交大菁英們起手並造,迄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由於歷屆學長姐們的辛勤耕耘,使得國樂社得以從艱辛草創的階段,慢慢成長茁壯而漸趨穩健,現已成為擁有百餘位社員的成熟社團,不但在社務上有穩定的發展,也在歷年來的國樂合奏比賽裡有著相當優異的成績。

    指揮 | 方信淵

    獨奏 | 黃奕智 

    交大吃喝玩樂國樂團

    清大國樂團

    時間沉靜流轉,山海壯麗溫柔。

    曾經繫著胸花踏過鳳凰花開的少年,

    離開了家,

    在陌生的地方摸索著屬於自己的成熟。

     

    青澀的靈魂有千千萬萬種,

    而成熟亦復如是,

    從意義的命題到追尋,

    每個人都踏上了孤獨的旅行,

    以粗糙真實的人性和一顆乍始忐忑的心。

     

    在大學的殿堂裡,

    大書一展,

    千行萬縷的文圖能畜養知識;

    教授一揮,

    成群結隊的作業嗷嗷待哺;

    學餐一吃,

    徒生闌干故思橫橫豎豎橫橫豎。

     

    在尋找成熟的記憶裡,

    總有些制式的邊框,

    用腦甚多,但動情甚少。

    而框外那些理則難理,愈說還休的顏彩,

    便補裨著作為人往往能塑形成熟的部分。

     

    我們遇見朋黨,產生羈絆;遇見挫折,產生風暴。

    喜、怒、哀、樂、愛、惡、欲,

    遇見成熟,產生成熟。

     

    人生沿景曾走過的巷子都有你的腳印,

    每一片世界都擁著你而你最終學會擁著它。

    時間沉靜流轉,山海壯麗溫柔。

     

    是日我們共同因為國樂齊聚,

    天寒飲酒、秋心吹景,

    放放蕩蕩的享受這一段青春歲月。

    回上一層節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