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曲由比利時著名作曲家Jan Van der Roost所作,Jan Van der Roost 的作品風格多變,是很重要的現代管樂作曲家之一。他眾多作品已經在許多國家的廣播和電視上播出,大部分都是由著名表演者在CD上錄製的,尤其更以交響詩系列以及根據各地民謠特性所作的一系列曲子最具代表性。這首曲子為委作來獻給Arlequino 青年管樂團,全曲色彩繽紛、熱情奔放,效果極佳,反覆地演奏,更體現其中的技巧,在沒有任何節奏變化的情況下加速結束,簡潔有力,完全展現出管樂團的壯麗。
本曲選自1988年發行之由宮崎駿執導、久石讓作曲的動畫電影——「龍貓」。故事透過小孩的視角、描述日本恬靜的大自然與純樸風情,透過唯美的畫面與音樂帶領觀眾回到久遠的過去,那屬於童年的無限回憶與豐富想像。
樂曲由輕快的「散步」曲目片段作為開頭,宮崎駿表示希望如此輕快的旋律能像童話般親切,且能讓小孩們立刻記住。透過久石讓出色的設計,華麗吸睛亮「耳」的出場後,安排由木管聲部歌唱、銅管與打擊如畫龍點睛般讓樂曲無時無刻充滿繽紛色彩,讓童年情節之畫面歷歷在目。而後在銅管聲部的下行音階過門後,鍵盤與長笛交織出屬於小孩的遊戲天地,在不同聲部的交織歌唱後,由低音的輕快節奏堆疊,透過和聲的營造與色彩的變化逐漸將情緒推至高潮,最後在全體強奏下輝煌燦爛的結尾,也象徵著童年的回憶,永遠是那樣的唯美與不可思議。
本曲為The Legend of 1900 (海上鋼琴師)之電影主題曲集。此部電影講述一名被丟棄在維吉尼亞號蒸汽客輪鋼琴上的孤兒,意外地被船上的燒煤工人丹尼於1900年發現,丹尼將他取名為「丹尼布曼·TD·萊蒙·1900」,並視為親生骨肉般扶養。而後,在某個因緣際會之際,小1900展現了過人的鋼琴天分,並受到眾人肯定,從此不用再過著躲在船艙的生活,成為一名海上鋼琴師。1900終其一生都待在海上,直到維吉尼亞號因年久失修即將被炸毀,他也不願離開,最後與在海中央爆炸的大船一同葬身大海。
此曲開頭由薩克斯風悠揚的旋律開場,並由小號接續傳唱歌詠,加上其他樂器的襯托,呈現了大海的壯闊及人處於其中的漂泊感。中段以後活潑的樂段,以輕巧跳躍且具高度流動性的音符來營造海上令人陶醉的歡愉氣氛,層層疊加、豐富多變,使人不禁想隨之旋轉、起舞。
Ross Roy(羅斯洛伊) 為十九世紀晚期歐洲的經典莊園,著名的聖彼得路德教派學院即於 1945 年在此創立。在此曲中,作者將 Ross Roy (羅斯洛伊) 影射為在學校度過的歲月中,種種人格及特質的形成。
本曲共分為三大部分,樂曲首先由樂團齊奏的中板揭開序幕,點出學院莊嚴壯觀的建築外觀。中段主題反覆出現,豎笛與低音銅管在正拍與反拍的律動下,顯得格外輕鬆活潑,象徵著學院內眾多學生們對人生抱持著光明面的態度。主題再次重現時,已由小調轉為較為明亮的大調,代表著全體學生對於自己身為學院的一分子而感到榮耀及對自我的高度信心。第二部分為進行曲風格,打擊與低音銅管相當活躍。鮮明的節奏感,穩重且嚴謹,如同學院內那鐵一般的紀律及組織。活潑的薩克斯風、豎笛、長笛像是那不拘泥於陳規的學生,炫耀般地展現自己青春的本錢。在大鼓及小鼓越來越繁複的節奏中,感受到學生們在教室間奔波及求學的孜孜矻矻,同時也暗示了校內期末測驗即將到來的緊張氣氛。最後一個部分為情感澎湃的行板,在豎笛、法國號及風鈴的引領下,帶出溫暖人心的主旋律,述說著學院內的友情、愛情及融洽相處的故事,也為本曲劃下柔和沉穩的句點。
The Bandwagon(樂隊花車)是由英國作曲家Philip Sparke於2004年所完成的作品。本曲的創作背景是因為他的一位好友 Yutaka Nishida(東京的樂隊導演兼電台主持人)在日本廣播電台主持一個叫The Bandwagon的音樂節目,由該廣播電臺委託Philip Sparke所作之主題曲,全曲透過輕快的旋律鋪敘彩車熱鬧精彩的氛圍。這首曲子以ABA形式呈現,是音樂作品中最常見的形式,第一及第三段內容近乎完全相同,第二段則和第一段形成強烈對比。本曲明亮而輕快的曲調、活潑又略帶滑稽的曲風,也不禁讓人想起百老匯歡愉的畫面,亦是一個引人注目的特色。
家喻戶曉的《歌劇魅影》音樂劇,改編自法國作家胡勒的同名小說,描寫1882年住在巴黎歌劇院地窖深處的一名音樂鬼才「魅影」、劇院中的芭雷舞者克莉絲汀及她的兒時玩伴勞爾子爵,三人之間深刻的浪漫愛情故事。
安德烈·韋伯 (Andrew Lloyd Webber) 曾為百老匯和倫敦西區劇院創作了大量的作品。皇家音樂學院學習管弦樂編曲期間,結識了提姆·萊斯 (Tim Rice) ,兩人志趣相投,從此展開了多年的合作關係,創作了《萬世巨星》、《艾薇塔》、《貓》等名著;本次演出的管樂版本由荷蘭作曲家 約翰·德·梅傑(Johan de Meij)改編,一開始由長笛緩緩敘述劇院的故事,如同劇中畫面,由輕盈的音樂盒旋律作為開端,旋即重回華美的歌劇院中,接續法國號與雙簧管奏出經典的旋律,讓聽眾進入故事中。最後,整首曲子在優美的獨奏中,悄然落幕。
本曲吹奏楽のための「風之舞」,由日本著名的作曲家福田洋介所作,曾獲2003年的朝日作曲獎,並於2004年成為全日本吹奏樂大賽的指定曲。福田洋介從11歲就開始用電腦製作音樂,並於高中時創作了多領域的作品包含管弦樂、管樂、戲劇、舞蹈、電視甚至動畫配樂而嶄露頭角。本曲因為常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一般大眾對它也很熟悉。
福田洋介常以江戶時代的北齋印象之百姓生活景象為題材的浮世繪為創作主題,浮世繪的力量激發出福田洋介的想像力,並因而創作出許多日本風格的曲子。而原有意以歌舞伎的歌舞為主題創作一首管樂曲,但在完成後,因為感受到音樂中更大的風舞形象,而將標題訂為風之舞。整首樂曲中,每種樂器都有不完整的主題,並交織在一起,強烈的節奏貫穿全曲,不同樂句之間的銜接,大大地增加了曲子的流動性,是首極具詩意的樂曲。
本曲由日本知名作曲家清水大輔於2002年所作,並於同年9月在由杉山淳所企劃的《自由演奏會》中首演。此曲以快-慢-快的三段式樂曲鋪陳方式描寫慶典的歡騰畫面,極具躍動感的旋律帶出了活潑輕快的曲風。
曲目一開始由木管樂器及打擊樂的快速音群為慶典揭開序幕,躍動的節奏搭配雄偉高昂的號角聲共同編織出壯麗的畫面感,不但帶給聽眾激昂的情緒,也為本曲開創一個華麗的慶典開端。隨著曲目進入中段,節奏漸趨緩和,由溫暖的旋律對唱,呈現出慶典背後之動人故事,木管與銅管一句一語似乎都帶領著我們感受著歡愉世界中的感性畫面。曲目最後再次回歸快板,並將首段樂句加以改編,反覆吟詠,為曲目增添層次感,最終在樂器們的高歌中,為慶典畫下完美句點。
樂團簡介
斗六高中校友管樂團為一群自國立斗六高中畢業,並且在校期間曾加入斗六高中管樂社的學生所創建。民國九十二年,校友管樂團在雲林縣文化處舉辦的首屆音樂會,象徵成功地將音樂種子灑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也創下第一次本地學生團體於文化中心音樂廳開辦校友音樂會之紀錄。此後,固定於每年暑假舉辦音樂會。
民國一百零七年,完成雲林縣演藝團體立案登記。第十七年,校友團期許讓這顆音樂種子繼續在雲林這片淨土上成長,再次創造音樂饗宴,與在地鄉親分享,希望能以音樂增進人與人間的心靈交流,提升大眾聆聽音樂風氣。
指揮簡介
陳振堂老師,自幼受父親的影響下,開始接觸鋼琴和小提琴,奠定對於音樂的熱愛。在成長過程中,也漸漸接觸到管樂。在兄長的建議下考取文化大學音樂學系,大學期間以法國號為主修,畢業後於國防部示範樂隊服役兩年,退伍後即進入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擔任法國號手,近年退休後即專注於教育方面。現擔任各中小學音樂班以及國立斗六高中管樂社樂團指揮。
演出人員名單
指揮 Conductor 陳振堂
雙簧管 Oboe 蘇則螢#
短笛 Piccolo 侯迦宇
長笛 Flute 凃凱俞* 李道錦 歐怡芳 張瑜婷 魏萌萱 吳佩欣 陳嬿欣
豎笛 Clarinet 蔡沛君* 林燦佑 黃柏翰 邱筠丰 王子齊 林子婷 許宜珊 李竺娟 陳弘哲
高音薩克斯風 Soprano Saxophone 曾翊家#
中音薩克斯風 Alto Saxophone 莫少薇* 陳俐婷 林新祐 曾翊家#
次中音薩克斯風 Tenor Saxophone 劉穎蓉
上低音薩克斯風 Baritone Saxophone 蔡鈺宣
法國號 Horn 連翊辰* 黃靖巖 賴宇桐 洪元隆# 王士熏# 蘇則諺# 林坤樺#
小號 Trumpet 林冠良* 邱俊傑 鐘晨瑋 江宇倫 陳瑞翔# 施博皓#
長號 Trombone 楊子儀* 劉允鉉 高子能 游恩寧
低音長號 Bass Trombone 林宏宇#
上低音號 Euphonium 楊舜凱* 李俊霖 謝永祥 張書維
低音號 Tuba 李東林 楊博喩
打擊 Percussion 林依潔* 吳典倚 張慶驊 李忠諭 何維明 黃玟潔 陳育翎 張嘉文 廖梓亘#
鋼琴 Piano 陳羿君
協演人員# 聲部首席*
籌辦團隊
團長 張瑜婷
副團長 蔡沛君
音樂執行召集人 張慶驊 黃冠瑋
文宣組 林宥亘 陳俐婷
場器組 楊舜凱 張書維
譜務組 李東林 黃冠瑋
機動組 曾婕瑩 黃柏翰
會計出納 楊子儀
舞台總監 周佩姍
聲部首席
斗六高中校友管樂團第17屆音樂會,今年以「閃耀」為主題核心,從傳承精神出發,在新世代的融合中發展,曲風多帶有歡愉氣息,冀望持續成長茁壯並綿延傳承之意。斗六高中校友管樂團全體團員,誠摯邀請您共同享受管樂的美好。
官方臉書粉絲團專頁:斗六高中校友管樂團 https://www.facebook.com/tlshawe/
官方Instagram粉絲團帳號:tlshawe 斗六高中校友管樂團
主辦單位:國立斗六高級中學校友會
協辦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國立斗六高級中學
執行單位:斗六高中校友管樂團